2019年1月5日上午,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与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办、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和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协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未来讲堂”第四讲》在杭州城研中心仓前大楼109会议室举行,参加这次讲座的有来自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中心、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经管学院师生及未来科技城周边相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广大市民约80人,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院张卫良院长主持了这次讲座。
首先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致辞,接着杭州城研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为智库首席专家颁发聘书,然后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以《在江南发现诗性文化》为题,作了两个多小时的发言报告。刘士林教授阐述了“江南文化”名词热的背景,指出以政治伦理为深层结构的“北国诗性文化”和以审美自由为深层结构的“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国诗性文化的两大基本元素,并分析了两者的对立与统一关系,认为“没有伦理人文对人自身的现实异化,就不可能产生出真实的审美需要,没有诗性人文提供的审美空间,人就只能过一种没有任何光泽的灰暗生活;没有后者对前者的伦理提升,江南会因缺乏伦理水准而变得越来越轻浮与肤浅,后者如果没有前者的灌注,也会因丧失弹性而成为一种桎梏人性的枷锁”。最后指出“既有承担历史、社会与现实道义职责的铁肩与忠心赤胆,又有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宇宙深情与寄托,只有一个这样的现代华夏民族被生产出来,才真正符合中国诗性文化的理念与实践。”之后在互动环节,刘士林教授针对一些师生提出的“徽州文化与江南文化间的关系”、“伦理人文与诗性人文代表性地理区域及两者平衡把控”、“感性与理性划分”、“如何以诗性文化推动城市品质化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和交流,在场听众颇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