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杭州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杭州网 中国城市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会议
第五届中国世界城市史论坛:全球视野下的品质城市构建史
时间:2018-11-29 13:26:55 点击:158

 

    2018年1122日,第五届中国世界城市史论坛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由杭州师范大学与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莱斯特大学城市史中心发起,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本次会议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品质城市构建史”。来自天津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出版社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院院长张卫良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兆肆副教授、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任吉东研究员分别向大会致辞。




PB220108

杭州地方史专家、杭州师范大学林正秋教授发言 黄昊辰/摄


  杭州地方史专家、杭州师范大学林正秋教授以83岁高龄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做了“十三世纪世界名城杭州的国际交流问题”的报告,认为杭州在南宋时期已经是世界名城,与20多个海外国家有交往,大量历史文献证明了朝贡贸易的存在。他还回顾了自己60年来研究杭州城市历史心得,非常高兴与与会学者交流,希望后辈学者们可以编写出更加详实的全国性城市通史类书籍。


PB220116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任吉东研究员发言 黄昊辰/摄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任吉东研究员做了题为“概念史视阈下的近代城市苦力”的报告,对“苦力”用语进行了概念史意义上的考察,认为其所对应的群体反映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转型时期城乡关系的新形态,“苦力”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成为反衬时代的投影,更体现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PB220123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张卫良教授发言 黄昊辰/摄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张卫良教授做了题为“圣吉尔斯:19世纪早期伦敦典型贫民窟的形成与特征”的报告,圣吉尔斯教区贫民窟的形成与英国城市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圣吉尔斯教区除了一般的贫民窟特征以外,还呈现出复杂的房屋租赁关系与居民职业底层化问题,这个在维多利亚晚期虽然随着城市改造渐趋消失,但始终未能完成贫民窟形象的蜕变。


PB220131

上海师范大学陆伟芳教授发言 黄昊辰/摄


  上海师范大学陆伟芳教授做了题为“Out-county social housing and the emerging of Greater London: Becontree Estate”的报告,分析了20世纪早期伦敦住房问题和贫民窟状况,继而讨论了贝肯特里(Becontree)住房开发的决策及其住宅形成过程,并且讨论了大伦敦崛起的原因,认为郡外住宅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伦敦的崛起。


PB220159

杭州师范大学林航副教授发言 黄昊辰/摄


  在分组讨论中,杭州师范大学林航副教授做了题为“东风西渐:试析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之多元文化元素”的报告,报告以撒马尔罕大使厅留存的壁画为中心,重点解读了北墙上的唐代帝后图像,通过对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所见多文化元素的图像解读和历史分析,勾勒了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不同民族、文明间相互影响的独特历史形态。


PB220165 

浙江大学乐启良教授发言 黄昊辰/摄


  浙江大学乐启良教授做了“霍乱、卫生与面包――论1832年巴黎拾荒者的骚乱”的报告,介绍了1832年的第一次全球性霍乱危机令拾荒者与巴黎警察局之间产生严重的利益冲突,使得拾荒者发动骚乱这一事件。尽管拾荒者的骚乱和谣言危机持续时间仅数日,但却淋漓尽致地呈现了霍乱期间路易-菲利普政府主导的卫生运动和百姓民生问题之间存在的巨大冲突,此事件也促进了共和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激进思潮的传播。


PB220170

华东师范大学朱明副教授发言 黄昊辰/摄


  华东师范大学朱明副教授做了“意大利城市国家与近代城市形态的兴起”为主题的报告。在中世纪晚期,意大利出现了一批新型城市,这批首府城市大都是新兴的区域性国家中心,它们的崛起与变化为欧洲之后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为现代化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PB220192

杭州师范大学周真真副教授发言 黄昊辰/摄


  杭州师范大学周真真副教授做了“一战时期英国工业城市的慈善活动”的报告。在英国的工业城市,一战时期工人阶层与其他阶层间的合作不断增强,慈善组织与政府的合作也不断增长。一战的特殊条件极大刺激了英国慈善的发展,同时慈善也成为当时英国各种力量融合的桥梁。


PB220197

杭州师范大学胡悦晗副教授发言 黄昊辰/摄


  杭州师范大学胡悦晗副教授做了“城市空间、产业结构与劳工政治间的关系――以民国时期武汉、杭州为例的比较(19111949)”的报告,民国时期的武汉与杭州在完成从传统商业城镇向现代工商业城市转型的同时,在产业结构、劳工群体类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也反映了城市空间、产业结构与劳工政治间的关系。


PB220214

四川大学范瑛教授发言 黄昊辰/摄


  四川大学范瑛教授做了题为“成都核心区:空间变迁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的报告,该报告从蜀王府、老皇城到万岁馆的变迁过程呈现城市中心权力的争夺过程,报告图文并茂,分析了成都核心区域的变化,呈现了空间的变迁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


PB220225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魏淑赟助理研究员发言 黄昊辰/摄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魏淑赟助理研究员做了题为“清朝苏州女弹词的兴衰”的报告,分析了清朝苏州女弹词的兴衰。自清初至民末,苏州女弹词曾盛极一时,而后归于沉寂,她认为这与苏州的经济繁荣与衰落、语言特色和文化环境息息相关。


PB220227

杭州师范大学专门史研究生王刚发言 黄昊辰/摄


  杭州师范大学专门史研究生王刚作了“从街头菜市到菜场:市政现代化视野下的杭州菜场(19081937)”的报告,对近代杭州的菜场的建设历程进行了研究。虽然近代杭州的菜场建设一波三折,但同时菜场建设中的“官进民退”现象也暗含着杭州的市政现代化历程。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云兰研究员做了“天津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就天津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探索与实践做了总结,为其他地区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借鉴。

  浙江丽水学院王赳教授做了题为“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与城市公共记忆”的报告,介绍了英国公共空间的女权运动领袖雕塑的争议,阐述了城市公共记忆与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之间的历程,妇女选举权运动也对城市公共记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尚晨宇副研究员做了题为“南非约翰内斯堡贫民窟问题研究(19101960)”的报告。在种族隔离制度下,南非的黑人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开展而逐步推进,大量人口进入城市,而各种限制政策滞后了黑人城市化进程,导致形成贫民窟,这种负面效应至今影响着南非社会经济发展。

  武汉工程大学张宝梅副教授做了题为“试论近代早期温切斯特的经济转型”的报告,研究了近代早期温切斯特的经济转型,温切斯特从一个工业中心城市转变为一个具有社会中心功能的城市。温切斯特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明显体现出商业化、开放化和专门化三个方向特点。

  杭州师范大学施华辉博士做了“城市语境中的帝国史:约翰·西利的英帝国史研究与民主政治”的报告,他认为除了历史学变动及地缘政治格局外,城市语境是考察西利英帝国史书写不可或缺的对象。

  在各组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城市史问题与当下社会有着紧密联系,不同视角激发了大家的热情,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得到了大家的共鸣。

  在圆桌讨论环节,范瑛、张卫良、陆伟芳教授分别介绍了工业遗产研究和评审的信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全球城市史工程以及欧洲城市史年会的情况,希望我国的城市史研究能够与国外城市史研究者进一步合作,推进城市史的研究与突破。其后,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中国的世界城市史研究与世界接轨,更多地出席世界城市史研究会议,加强中外合作,把中国的城市史研究成果展示给世界,共同提升城市史研究的水平。


PB220095

 与会学者合影 黄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