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市建设需“微宏观”联动
时间:2014-03-05 14:46:44 点击:317
文:刘佩琪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组织(聚思)主席
【编者按】生态破坏、资源枯竭伴随中国城市发展而来,在接下来如火如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选择发展生态城市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选择。从被动接受引导,到主动选择生态城市发展路径,社会环境、政策取向的变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生态城市的“以点带面”
我在一次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访谈中,指出中国正在走向城镇化的第三阶段。在第一阶段,从1970年开始,中国重新定义了农村和城市的区分。第二阶段,在过去的20年里,经济高速发展和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了发展重点。中国建造了大量的铁路、公路,增加了很多工业设施,打造了占全球87%的摩天大厦(预计至2022年,中国摩天大楼将达1318座,是美国的2.5倍,其中80%将建在中小城市)。现在的第三阶段,是中国开始注重建立适合人居住的和谐社会以及社区。这不但需要为了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也需要达成居民和外来人口的和谐。
当聚思2008年开始为中国领导人带来可持续城市建设及发展的市长培训课程的时候,我们开始做的只是定义什么是生态城市这个新型的概念,但在近几年,当越来越多的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民间的大量合作(比如天津生态城、崇民岛、成都的无车区、裸心谷这样的项目),我们发现,这些试点合作非常的成功。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在生态建设和清洁能源领域的倡导型本土公司,已经将自身的理念与技术概念落地,并取得了十分惊人的成绩,以河北廊坊的新奥能源生态城为例,这座以新奥泛能网技术为支撑,经过系统规划建设的生态城,整体园区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高达71%,碳减排率60%,能效提高20%,这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
我认为这个阶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这些点连接成一个面,这样我们的城市/社区才能更加宜居。这包括建立社交空间,使城市适合行走,并且使用能将这些点连成面的总规划。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中国城市正在或将要面临的问题:生态城市的发展应当依循怎样的路径?绿色经济、生态居住、新型教育、旅游休闲等产业可以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产业,将新兴生态产业与城市发展融合?这些都将成为诸如聚思等NGO组织以及新奥等企业方如何与城市决策者展开合作的新方向。
生态城市的发展应当依循怎样的路径?从根本上讲,首先要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要回到环境、人、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共荣,这也是“生态城市”遵循的基本原则——更强调对“生态”的诉求,这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脉相承。至于发展的具体路径,基于不同的侧重,可以有很多种说法,如:产业发展“生态化”、居住“生态化”、旅游“生态化”、会展“生态化”、交通“生态化”等,这些也正是城市结合既有资源及条件,实现生态发展的出发点。但作为主路径而言,只有一条:正如十八届三中报告中提出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利用市场的力量进行发展。这就需要充分理解每个城市的个性及特色,结合政府有效的政策管理及引导,将市场需求挖掘出来,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有特色的新兴生态产业,产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推动城市发展。
生态建设的“宏微观”联动:兼顾现在与未来
城市的生态建设不应只停留在宏观层面,而应具化到城市的各细微组成部分。中国目前频发的食品、水污染、雾霾等现象已经将生态问题呈现在所有国人的面前,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付出巨大代价后的“机遇”,城市决策者、行业从业者、生态倡导者,及至每个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应该各司其职。首先是理念上的转变,兼顾“现在和未来”;其次要身体力行,“行为生态”的巨大潜力已经为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中国也必须以法律、法规、行为准则、文化影响等方式融入每个国人的心中。
我注意到,2013年以来,由多家单位联合发起的“‘生态文明•美丽城市’中国城市访谈录”走访活动,即为搭建生态城市建设、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做出了有益尝试,并切切实实发掘出了一些在推进生态建设和生态转型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类似的项目对推动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毕竟,城市虽然作为个体,但相邻城市之间的生态禀赋及客观环境均较为相似。集结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城市生态治理经验、理论总结和实践路径,共同探索生态城市的科学规划路径,甚至可以集成一套中国城市生态建设理念、经验与实践的“大数据”。比较知优劣,交流知差距,如果将政府比做公司的话,“大数据”时代下的施政路径,绝不应该再是拍脑门的决定,集众家之所长,以“众包”的形式对城市进行综合性规划,才有可能制定出既科学,又能有效落地的城市生态推进路径。
生态建设的“宏微观”必须联动:宏观推动政策法规;微观支持、推动管理理念提升、技术革新,二者缺一不可。例如在中国更多扮演“推旧建新”、拉动城市GDP角色的房地产业。一方面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或间接对GDP的贡献达到1/3左右,但另一方面在其生命周期内消耗了整个社会近一半的资源,但住宅产业蕴含了巨大绿色环保潜力与诸多科技因素,涉及材料优化集约,房屋密封性、保温、隔热、安全性能等。因此“生态”、“可持续”、“低碳”等元素的介入势在必行。
“人和”圆梦美丽中国
我在世界各地演讲和旅行的过程中,相较于很多其他的国家,我非常欣慰的发现,中国在试行和实践新的政策方面总是非常积极的。尽管这些政策可能并不如期望的那么完美,但是我们总能从中得到经验,吸取教训,这跟许多西方国家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举例来说,美国总是希望能施行完美的政策,这就使得政策的制定和推行的过程非常的繁琐,进步非常的缓慢。2013年住建部出台了一个政策,到2020年,中国所有新建的政府建筑中的30%要达到绿色建筑二星到三星标准。达标的建筑将得到每平方米11-18元的补助。这种将钱“花在刀刃上”的举措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这类抛砖引玉的政策,应该得到鼓励。另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是,如果中国的环境不适合人们居住,我们的GDP增长和经济增长又有什么意义?
去年,中国在治理空气污染上至少花费了80亿人民币。在2012-2015年期间,预计北京以及天津、河北地区的PM2.5值相对于2012的数值减少25%,珠江三角洲地区减少20%。
在过去的7年,中国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一直是积极的。但是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全世界都在寻求解决方案,而中国也在探索过程中。
纵观“美丽城市”访谈录项目,我们也能看到,由庙堂至江湖,在对待生态问题上,官与民的立场保持了可贵的一致。这对于中国社会难能可贵,在推动生态环保的工作上,现在中国处于一个“人和”的阶段,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环境问题是全人类的问题,不但是中国政府的问题,也是人民、公司、行业、学院、科研部门以及媒体需要跨领域,跨行业、跨国界通力合作找到解决方法的问题。大家通力合作的“人和”的好处在于:这样的合作有益于所有的参与者,也给参与者带来了动力,尽管大家的得益之处或许不相同,但是努力方向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