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杭州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杭州网 中国城市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共享
城市之星协会调研报告系列
时间:2013-05-27 09:32:04 点击:357

 校园建筑与校园文化调研报告

人文学院 人教121 袁博晗 陈佳文 

 

摘要:校园文化被视为大学的风骨,而校园建筑又与校园文化息息相关。在对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杭州师范大学新校区的教学区以及寝室的建筑设计风格与学校“勤慎诚恕,博雅精进”的风格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杭州师范大学新校区以及其他一些学校的建筑分析,从中了解各校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中国美院、校园建筑、校园文化

 

    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新校区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海曙路58号,东至常二路、南至海曙路、西至良睦路、北至宣杭铁路南绿带,余杭塘河东西横穿大学城,距良渚遗址7公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2.6公里、浙大紫金港校区约3.8公里,极具人文气息。

    杭州师范大学一期教学区以校训“勤慎诚恕,博雅精进”中的“恕”命名,取名为“恕园”。 ;“恕”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尽己及人。教学区取名为恕园,就是希望师大学子能够以“勤慎诚恕,博雅精进”来要求自己。恕园的整体色调为灰色,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新教学区将优雅内敛与博大气势结合,也体现了杭州师范大学的自身特色。如图一。

图片1

杭州师范大学一期学生宿舍以校训“勤慎诚恕,博雅精进”中的“博”命名,取名为“博文苑”。 “博雅精进”四字是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勤慎诚恕”的必要补充。“博”字更是对当代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要求,也是杭州“大气开放”精神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所以将寝室以“博文苑”命名,要求师大学子用广博的心胸,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学习与生活。每一寝室楼选取“红、橙、黄、绿、蓝”其中一个颜色为主色调,呈现出大学生一种蓬勃向上、朝气的积极状态。如图二。

图片2

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一期比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多了博物馆建筑。该博物馆有一种古典韵味,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中国韵味。博物馆的墙壁上没有过多的修饰,大片的留白,配上深灰色的中国式镂空雕花,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看似古旧的效果正映衬了博物馆的历史纵深感,有一种悠远的魅力,与我校百年历史交相辉映。如图三。

图片3

说到校园建筑与校园文化的结合,有一个公认的典范——中国美术学院。

1928年,卓越的教育家蔡元培、林风眠先生,选址杭城西子湖畔,创建我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以兼容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办学宗旨。几十年来,学院十迁其址,五易其名,历经风雨:从1928年,国立艺术院一直到1980邓小平改革,学院复校。1993年浙江美术学院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从杭州到江西、湖南、云南、重庆的漫漫西迁之路,从孤山钟声的悠远、南山湖畔的绵长、到象山之麓的宏阔,其间岁月流转,人事更迭,而精神不灭,薪火传承。虽说其历史没有我们杭州师范大学长,但也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该校有众多知名校友,如建院几十年来,中国美术学院聚集和培养了二十世纪中国乃至国际有影响的众多杰出艺术人才,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李苦禅李可染艾青陈之佛关良黄君碧常书鸿董希文王式廓王朝闻李霖灿邓白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罗工柳等,一代代的艺术家们犹如熠熠群星,照亮了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天空,他们呕心泣血,筚路蓝缕,努力奋斗,为中国的艺术教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现在让我们来用寻找美的眼睛来看一看中国美院的校园建筑。

作为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中国美院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艺术的气息。西方艺术概念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其中第二阶段从1747年西方现代艺术体系的建立直到现代,这个时段艺术被认为是美的艺术。让我们看一看中国美院美在何处……

图片4

上图是中国美院的校门

灰色砖墙上蔓延的爬山虎,有一种历史的延伸感,也体现着一种旺盛的生命力,这种自然之美与建筑之美相结合的感觉使人有触摸原始的冲动。

再看里面的建筑,每个学院有每个学院各自的风格,如下图

图片5

这是造型艺术学院,其中包括书法、中国画、油画等多个专业,其中油画专业的学术思想是:中西融合、兼容互补,艺理并重、多元并举、融汇创新。这可以通过造型艺术学院的建筑充分的表现出来。整体建筑以灰白为主,即超越了古典中国建筑的高度界限,又应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飞檐,有一种且听风吟的寂静之感。

再来看看跨媒体艺术学院

图片6

其建筑与美院的整体色调相匹配,沿袭了一种古典的气息,同时应用了厚重简洁的框架结构,两幢楼宇之间用人工的水面做连接有一种跨越与连接的空间感,正说明了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这是学术传统渊深的中国美术学院在新的历史境遇中,为应对世界视觉文化的发展态势和创意文化日益增大的社会需求,为进一步推动当代艺术和创意媒体的发展而迈出的又一新的学术脚步。

美院的另一个建筑亮点是设计艺术学院的教学楼,这幢建筑的成名是因为它的设计者王澍凭借这幢建筑获得了普利兹克奖。下面两幅图就是这幢楼。

图片7

图片8

这种水中美院的感觉显示了王澍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追求。水的灵动与激情,水的美丽与残忍,每一滴水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古人说:上善若水。孔子也说过:仁者乐水,智者乐山。水是灵动、美好的代表,也是艺术家的缪斯女神,在美院这样产生美的地方,可见这种建筑美与美院文化的结合是多么完美无瑕。

建筑中不仅融合了水的元素,更有草木等中国审美中所有美的元素。有的人说:中国的草都是可以入画的,因为其中有文人诗人的眼泪。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在于将最普通的草木都赋予了情感与文化的意义,其中自然而然透露出的艺术气息为我们的文化添加了一种感性的柔软。

王澍的作品正是将这种文化的美深深的浇筑到建筑内核中,将美院的校园文化与校园建筑风格相统一,甚至产生了一种与中国文化的统一,这也许就是建筑的最高境界!

    这次对仓前的考察,引发了我们小组对校园建筑与校园文化的思考,通过对美院的校园文化与校园建筑之间的关系,探究本质与深层关系,更深层的理解了我们杭州师范大学的建筑理念,并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新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