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杭州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杭州网 中国城市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发展前沿
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时间:2012-10-09 15:46:50 点击:52

黎青平 

     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既是杭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又是今后必须坚持的重要方针。

 
      坚持改革开放是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28.4亿元增至2011年的4000亿元,增长140倍;财政总收入,从1978年的9.41亿元增至2011年的1488亿,增长15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338元增至201134065元,增长100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62元增至2011年的15245,增长94倍。杭州经济社会发展许多指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杭州有资源、港口、政策优势吗?不是。杭州是一个资源小市,地下缺乏矿产资源,地上缺少土地资源。杭州没有出海口,缺乏发展重化工业的条件。杭州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计划单列市,没有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的特殊政策。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关键在于坚持改革开放,以改革增活力,以开放拓空间,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在改革重要关头,做到先人一步,快人一招,形成了发展优势,
 
    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过渡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杭州市从1985年起实行以经营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国企改革。1991年,国企改革从经营承包责任制向产权制改革转变。1997年进一步推进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攻坚战,从根本上解决了国有企业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弊端,实现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企改革“领先一步”显示出明显的溢出效应,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部分企业长期亏损的问题,而且为杭州经济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所有制结构改革。杭州原来是一个国有经济大市。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民营经济不限发展比例、发展速度、经营方式和经营规模,实行登记申报、规费标准、税负、金融贷款、市场准入、部门服务“六平等”,在全国率先放开民间投资,积极探索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发展新路等。通过努力,杭州由国有经济大市转变为民营经济大市,民营企业法人单位数、民营企业总资产、民营企业年营业收入三大主要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2011年为66.6%,成为推动杭州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杭州在全国率先启动文化体制改革,2001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属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若干意见》等三个文件,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产权制度改革。2003年杭州被确定为全省也是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做好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由重点单位向一般单位发展,由小文化单位向大文化单位发展,由点上改革向面上改革发展,从保存量改革向做增量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杭州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843.3亿元,占全市GDP12.3%,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社会领域的改革。杭州从2002年起把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七难问题”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率先推进民生建设,并进行了一系列社会领域改革。比如,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行医药卫生“四改联动”,推进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推行医疗市场、医院处方、零售药店、定点药店和定点医疗机构“四放开”,实行药品集中招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为解决上学难问题,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推进办学模式多样化发展;落实教育资助券和人民助学金制度,建立外来创业者子女在杭入学享受公共财政资助机制等。社会领域的改革,推动了社会建设的发展。2008年,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公布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杭州名列榜首。
 
    除了改革,杭州市把开放带动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外开放不断开拓新局面,成为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动力。
 
    正因为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动力,杭州这样一个矿产资源缺乏、港口条件不足、地域空间局限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取得了巨大成就,并走在全国前列。改革开放是杭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杭州走在前列的奥秘所在。
 
      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杭州现在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2010年,杭州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杭州的目标是实现人均GDP1万美元向2万美元迈进,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跨越。实现这一目标,杭州有很多有利条件,也面临资源要素制约加剧,改革攻坚难度加大,社会矛盾多样多发,不少问题早发先发的压力。在目标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杭州用什么来支撑发展的新目标新期待呢?杭州提出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杭州市委十一届二次会议《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意见》强调:“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全面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是杭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的迫切需要。”这是杭州从实际出发作出的正确抉择。
 
    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为驱动发展新动力,建立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科技进步为动力、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发展形态。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模式是与原有城市战略模式根本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这种发展模式,必然要求对与原有发展模式相联系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否则,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具体来讲:
 
    建设创新型城市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只有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才能把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良性循环。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关键要建立起有助于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使企业全面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主体的体制机制,这必然要对现有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把“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作为科技体制改革“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道理就在此。
 
    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人才是关键。温家宝总理指出,培养创新人才,“必然要求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视角及教育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不仅如此,还要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建立创新型人才及团队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等,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发展创新型经济要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要从体制上打破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之间相互的封闭,通过机制的创新,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创新机制,推动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向市场的转化,支持院所和高校的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形成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的创新链。正因为如此,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把“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作为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
 
    创新型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创新基础、创新能力,以及依靠自身既有创新条件所创造的创新资源增量。但由于每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动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内生变量的积累速度比较缓慢,要完全依靠内生变量是不够的,为此,通过对外开放,增加外生创新资源变量,是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总之,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
 
     以改革开放再创杭州发展体制机制的新优势
 
    杭州推进改革开放面临难得的机遇。从改革讲, 杭州被确定为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同时被确定为改革试点的城市还有嘉兴、义乌和温州、台州。但在这些城市中,只有杭州是综合性改革试点,其他都是单项改革试点。杭州改革试点涉及经济、社会、行政各方面,目标是率先建立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体制、率先建立改善民生的社会管理体制、率先建立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把杭州建成创业创新充满活力、体制机制全面接轨浦东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这是杭州推进改革的难得机遇。从开放方面讲,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南移,为中国城市参与世界经济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长三角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更成为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先发地区。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建设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为杭州对外开放提供了难得机遇。杭州要抓住这些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杭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杭州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开放的任务,主要是:深化国有企业和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提升发展;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四级行政服务体系;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500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智力、人才和技术引进工作;稳定和扩大出口,促进出口结构调整优化;扩大先进装备、重要资源进口,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合作;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经贸合作;加强与国际城市的合作交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支持浙商在杭创业创新,打造全国民营企业总部基地;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交流和杭州都市圈建设等。这些任务的提出,为杭州推进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杭州改革开放任重而艰险,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同时,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要更加重视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更加重视改革开放的统筹兼顾,增强改革的协调性;更加重视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出发点、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惟此杭州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取得成效,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黎青平)
  ——转载自《杭州日报》